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>抗战之东北王张学 > 第126章(第1页)

第126章(第1页)

>

清末民初,豫西地区即有红枪会。当时,洛阳农村凋蔽,土匪充斥,抢劫、绑票、勒赎危害甚大。于是,民国初年,洛阳乡间就有了“金钟罩”的组织,秘密传徒。“金钟罩”每每与土匪为敌,常予土匪以打击,土匪闻“金钟罩”之名即避匿逃窜。

因此,他们博得不少乡民的称道,因而成为半公开的组织,到后来改名为红枪会。会徒插持长枪,上缀红缨为标志。红枪会的口号是“防匪自卫,保障地方安全”。在这一旗帜之下,一时乡村贫民、豪霸子弟等纷纷参加。他们各立门户,一旦系上红布腰带,就可以扬眉吐气,通行无阻。

而禹县的红枪会,就是由禹县各大世家把持的一个红枪会分支!

至此,红枪会声名大振。他们夜聚明散,以防匪扰,继而村村联合,号为“红学”。设有红学之处,土匪逃匿、绝迹。由于参加红枪会的人越来越多,势力日益壮大,遂发生与驻军冲突事件。

河南地处中原,是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处。南下可控制长江中下游,北上可图京、津,控制华北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

也正因为如此,河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如此战略要地,却也带来了无尽的杀戮。民国初年,城头变幻大王旗,军阀四起,河南境内杀戮不止!

打仗总是有胜有败,这也是兵家常事!可是,无论是哪一方胜利,哪一方失败,对老百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。

溃兵无处可逃,又无人管辖,那就成了兵匪,专门靠祸害老百姓过日子!

打赢的一方则向老百姓摊派各种名目的税收,大肆搜刮,照样弄得民不聊生!

正因为如此,河南的老百姓对胡静怡或者韩玉昆的部队都是没有什么好感的。只要能够打击这些兵匪,老百姓是会不遗余力地。

而红枪会,就成了骚扰这些军阀部队的急先锋!

更何况,国民军是由陕西进入河南境内的。这个年代,排外观念特别严重!

一旦士兵落单了,就会落入到“杀老陕”的红枪会帮众手中,生不如死,下场非常凄惨!

如遇到流散溃兵,经历声叱问是老陕者,会众即执枪就戮,无一幸免。

而邓宝山的左翼部队,因为要加快新军速度,一些老弱病残只能暂时丢下了。于是,这些可怜的士兵的下场也非常悲惨!

有一个国民二军的陕籍士兵,就是被遗弃的老弱残兵之一,无路可走,吓得爬上铁路旁千佛寺大殿前的匾额后面,不敢出声,后竟饿死腐烂在上边,直到夏季臭气大发,才被人们发现。

由此可见,兵匪两个字,已经让人恨之入骨!

聂天戈本人就是洪门弟子,而洪门弟子可以说是遍及天涯海角,七大洲四大洋都有洪门兄弟,河南也不例外。

吴道士也是洪门中人,来到禹县后,可没有闲着。

自从禹县惨案以后,吴家就在禹县的红枪会里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。按照聂天戈的吩咐,吴道士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把红枪会的精英都吸收为洪门弟子!

事急从权,再加上处身乱世,洪门的入门仪式倒也节俭了很多。

这年代,有枪有权的人就是大爷。红枪会各个分支的头目们见吴道士是东北张作霖大帅的人,而且东北军都已经达到了开封,很快就要打过来了,在吴道士的威胁利诱下,倒是有不少红枪会分舵直接并入了禹县洪门分支!

于是,在吴道士的指使下,各地红枪会都非常配合,昼伏夜行,不遗余力地袭击骚扰着胡静怡的部队。一时之间会众蜂拥而来,有的持步枪,有的拿各色缨子的矛子枪、大刀及叉耙等农具,他们分头行动,一部分去拆断东陡沟的铁路;一部分在东陡沟、金谷园、东西车站和东关一带夹道围攻;一时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。

而邓宝山的部队,毫无疑问就是受骚扰的特别照顾对象!

不过,因为吴道士回河南时间不长,还不能完全掌握红枪会,更无法如使用自己的臂膀那样使用红枪会那么灵活。

因此,韩玉昆和刘振华的部队也有不少受到袭击的,只不过,情况没有胡静怡部队损失那么惨重而已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“球”嗨【CP完结】  小人鱼  我好柔弱啊【CP完结】  沉迷撒娇  末世重生之双生子  我卖屁股养我心上人【CP完结】  魔神净世  一觉醒来揣崽了  摘花  过了  夏长【CP完结】  穿成哈迪斯  异界之世外高人  论如何制霸娱乐圈  我在动物世界玩逃生  系统不笑  痴花【CP完结】  穿越之外挂大作战  万界小人物互助群  情书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